編者按
5月27日,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召開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《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》《濕地保護法》等有關情況;通報第二季度林草重點宣傳工作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為您梳理本次發布會看點。
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》將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有關負責人在5月2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,國家林草局將以濕地保護法實施為契機,全面加強濕地保護和修復。
一是全面保護濕地。以“國土三調”成果為基礎,科學確定濕地管控目標,確保濕地總量穩定?茖W劃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濕地范圍。優化濕地保護體系空間布局,加強高生態價值濕地保護,逐步提高濕地保護率,形成覆蓋面廣、連通性強、分級管理的濕地保護體系。強化江河源頭、上中游濕地和泥炭地整體保護,減少人為干擾。加強江河下游及河口濕地保護,改善濕地生態狀況,維護生物多樣性。
二是修復退化濕地。采取近自然措施,增強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修復能力,重點開展生態功能嚴重退化濕地生態修復和綜合治理。加強重大戰略區域濕地保護和修復,實施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。
三是加強濕地管理。建立完善濕地保護部門協作機制,形成合力共同保護濕地。完善濕地管理體系,建立健全濕地分級管理制度,發布重要濕地名錄,制定分級管理措施。開展國際重要濕地、國家重要濕地的生態狀況、治理成效等專題監測。
通過努力,力爭到“十四五”末,我國濕地保護率提高到55%,恢復濕地100萬畝,營造紅樹林13.57萬畝,修復紅樹林14.62萬畝。